嗨,各位木友们好呀。
今天木哥想跟大家深入地讨论一下床说中的「PPT图层」…
提到「图层」这个概念,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PS,但其实PPT里也有「图层」这个玩意儿。
▎什么是PPT图层?
平常我们看到的那些复杂的PPT,其实它们都不是用一个元素就能做出来的,而是由多个元素一层层叠加以后形成的效果:
在PPT中,一个元素就会占据一个图层,这些图层叠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像:
还不理解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:
现在有四张透明的保鲜膜,每张保鲜膜上都写了一个字:
把这四张膜叠起来以后就变成了:
……
在这里,每一张保鲜膜就相当于一个图层,合并起来以后就形成了拥有四个图层一张图…
看到这里你要是还不明白什么是图层,那就太对不起「我扛着我妈的一顿毒打,冒死在保鲜膜上涂鸦,就为了给大家写这个pè教程」的一篇苦心了…
▎图层有啥用?
图层最大的作用,就是它能把多个元素放在各自独立开来,方便我们的编辑修改。
举个常见的例子…
比如,我经常能见到“几段不同的文字被放在同一个文本框里”的骚操作:
做出这种缺心眼举动的大哥大姐们,你知道别人在编辑你的文字时那种头秃的感觉吗?
修改跟排版都超级麻烦…
听我一句劝…今后咱们把它分成多个文本框(多个图层)来排版,关爱一下他人的秀发好吗…
再举个例子…
做PPT时,我们经常会遇到A元素把B元素“挡住了”的情况:
其实,这是因为“A元素所在的图层”,在“B元素所在的图层”的上方:
你只需要点击【开始】-【排列】-【选择窗格】,在窗格中调整一下A、B图层的上下顺序,就能解决“谁去上面谁去下面”的问题了…
▼
▎案例演示
理解了图层的作用以后,我们在设计时就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比如,利用图层之间互相叠加的概念,我们能创造出许多“叠中叠”的效果:
像上面这些PPT,全都是利用图层的概念做出来的效果。
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述它们的制作方法了。
嫌自己头发太多的父老乡亲,可以点击上面这些图片,查看具体的制作教程。
不过,在手贱之前我希望你能先帮我点一下右下角的666…
木哥先吻为敬,再贱。